钱维城《雁荡图》
钱维城是乾隆十年(1745)科举考试的一甲一名进士,以“状元郎”的身份被授翰林院修撰。由于他出众的才华,不久即奉命在南书房行走,成为天子身边的“文学侍从之臣”。他又擅长丹青,受到皇上器重,经常随驾出巡各地。
科举扬名与官宦生涯
钱维城(1720—1772),初名辛来,字宗盟(一作宗磐),又字幼安,号幼庵、茶山,晚年又号稼轩,武进(今江苏常州)人。出生于官宦之家,自幼受到良好的家教。乾隆十年(1745),年仅25岁的钱维城在殿试时高中一甲一名进士,随即授修撰,从此踏上仕途。
钱维城初入官场时并非一帆风顺,初在翰林院时,奉旨分学清文(满文),但在三年散馆考试之时仅名列三等,遭到乾隆皇帝训斥:“维城岂谓清文不足习耶?”重臣傅恒(乾隆帝宠爱的孝贤皇后之弟)出面解围,才得以过关。其后乾隆再试其汉文,又认为“诗有疵,赋尚通顺”。
尽管如此,乾隆十三年钱维城还是以修撰之职留在翰林院。同年,他以出色的才华升任詹事府左右春坊右中允,奉命在南书房行走,成为近侍天子的文学侍臣。在此后一段时间里,钱维城不仅陪侍乾隆,探讨诗词歌赋、典章文献,还创作了不少书画作品,得到皇帝的赞赏。
之后,钱维城的官职开始逐步升迁,主要担任各地考官及朝廷中的一些要职。在他为官期间,积极地向皇帝提出一些独到的政治见解,并被皇帝所采纳。如乾隆三十五年,钱维城协助湖广总督吴达善及巡抚宫兆麟督剿古州苗民起事。他调度有方,很快平定其乱,受到朝廷嘉奖。翌年,云南守官因捕获龙陵脱逃戍卒,拟全部就地处死,钱维城闻讯上疏建议应照“伊犁戍卒荷校一月”之例,将罪犯押至龙陵惩罚,以示儆众,乾隆从其所请。
乾隆三十七年,钱维城因父亡而奏请归故里丁父忧,并因此一病不起,不久即卒于家中。乾隆闻讯十分痛惜,特赐钱维城尚书之衔,谥“文敏”,给予他较高的荣誉。
底蕴丰厚的艺术创作
钱维城的绘画“上追前辈,以古为师”,具坚实的传统功底。清人胡敬《国朝院画录》记载,钱维城“自幼喜画,初从族祖母陈书学画,作写意折枝花果。后转学山水,经董邦达指授,遂变画法,以干笔勾勒,重视烘染,于是笔墨浑然一体。又能作界画,名盛于世。供奉内廷,为画苑领袖。”
其族祖母陈书,字南楼,号上元弟子,晚号南楼老人,秀水人。善花鸟、草虫之属,山水、人物亦其所长,故画作被清宫内府所藏甚多。由于她“课子严而有法”,使得钱维城颇多受益。
钱维城供奉内廷后,有幸受到略早入宫同为南书房行走的著名画家董邦达的指授。董邦达绘画善用枯笔勾勒,淡墨皴擦,笔墨苍郁,其画风极大地影响到钱维城,故张庚在《国朝画征续录》中评述钱维城:“其山水气象沉厚,得力于董邦达”。
钱维城在一生的创作实践中,还注意广学博览,兼收并蓄。他临仿“元四家”(黄公望、吴镇、倪瓒、王蒙),领会他们萧疏、空灵的画风;追摹“清初四王”,体会他们的构图和笔墨着色,极大地提高了自己的艺术水准,创作出大批佳作。
钱维城的画作之上经常有乾隆御笔题诗、题字,“所进画册,大多呈蒙御题”。乾隆的御笔题书虽算不上精美,但因这种天子偏爱,也使得钱氏作品诗画相映、笔墨生辉,反映了当时在宫廷中君臣崇尚艺术,以书画往复酬答,“如若师友”的美好和谐关系。
钱维城的书法亦可称道,从传世作品看,钱氏书法远学宋代大书家苏轼,清丽苍润,秀骨天成。不过,受时风影响,其书法不免也有一些馆阁体书风之流弊。
来源: 《收藏快报》 作者:李理